蚀刻液中阴离子的测定
在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常需要在晶圆上定义出极细微尺寸的图案,这些图案主要的形成方式是藉由蚀刻技术,将微影后产生的光阻图案忠实的转印至光阻下的材质上,以形成集成电路的复杂架构。因此蚀刻技术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蚀刻技术大略可分为湿式蚀刻和干式蚀刻两种技术。湿式蚀刻是利用特定的化学溶液将待蚀刻薄膜未被光阻覆盖的部分分解,并转成可溶于此溶液的化合物后加以排除,从而达到蚀刻的目的。大部分的蚀刻过程包含一个或多个化学反应,常见的是先将待蚀刻层表面予以氧化,再将此氧化层溶解,如此反复达到蚀刻的效果,因此蚀刻液大多由一种或多种酸溶液混合而成。离子色谱可检测蚀刻液中的酸根离子,亦可检测经蚀刻后的电路板上酸根的残留量。
色谱条件
分析柱:SH-AG-1+SH-AC-11
流动相:13 mM KOH(EG)
流速:1.0 mL/min
柱温:35℃
抑制器:SHY-A-6
进样体积:25 μL
前处理:样品稀释适当倍数过 Na 柱和 0.22 μm 滤膜,进样分析。
蚀刻液中阴离子谱图
Related Products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related news
此次获得BCEIA金奖的CIC-D500离子色谱仪,是盛瀚承担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多功能离子色谱仪的开发与产业化”结题成果。
10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16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此16项标准全部将于2020年4月24日起实施,涉及水质、土壤和沉积物、固定污染源废气和环境空气等。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为了更好的拓展应用开发,服务华南客户,加速海外市场布局,盛瀚大湾区创新中心应运而生。2月27日,盛瀚大湾区创新中心起航仪式暨大湾区分析仪器应用技术创新联盟启动会在广州市岭南v谷广州
在这个万物生长的四月初,盛瀚色谱 ShineLab 1.0 全平台操作软件全球发布会在山东·青岛举行,这是继“2020盛瀚第一届全球代理商云峰会”圆满落幕之后,再次面向全球用户发布重磅力作,盛瀚IC+生态战略迎来新的发展阶段!来自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中科院生物物理所、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的领导嘉宾共同见证发布会盛况。
朱新勇,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沉静、敏锐、坚韧是他给记者留下的最深印象。他所处的离子色谱领域或许并不为许多人所熟知,但在中国检测仪器制造领域,他的名字几乎无人不晓。作为青岛盛瀚的掌舵人,朱新勇被业界誉为“攀上行业珠穆朗玛峰的领军人物”,在他的带领下,国际离子色谱领域的“中国颜色”愈显艳丽。